
近期,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CT检查结果有“白肺”现象。12月27日,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对“白肺”的概念、病因和治疗等进行了详细解读。
焦雅辉表示,现在出现的所谓“白肺”与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,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。“白肺”并不是肺脏组织实体变成了白色,而是医务工作者对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种口语化描述。她进一步解释,肺部由肺泡组成,正常情况下肺泡中充满空气,进行CT或者X线检查时,射线穿过肺泡,影像表现为黑色区域。但是,当肺泡里出现炎症或感染,导致肺泡被渗出液和炎性细胞填充时,射线就穿不透,在影像学上就会出现白色区域。随着渗出液的吸收、炎症的消退,白色区域也会逐渐消退,肺部的影像学表现会逐步恢复为黑色区域。并非所有肺部炎症情况都叫“白肺”,只有当肺部的炎症比较重,通常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70%到80%,才在临床中被称为“白肺”。检查出“白肺”的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。临床上,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上述情况,但是这样的患者占比非常低。
焦雅辉指出,除了新冠病毒,多个病原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以及军团菌等一些细菌都可引发肺部炎症,严重时都可出现炎症表现。对此,现在有专家共识和治疗方案,包括俯卧位通气、给氧治疗等。通过加强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,“白肺”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可以好转。
责编:袁敏
来源:健康报
习言道|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
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
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
学而时习之|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
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